打击跨境电信诈骗:法律利剑出鞘,守护人民财产安全

元描述: 深入解读“两高一部”关于办理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揭示新规亮点,剖析法律适用、证据收集、追赃挽损等关键问题,为维护网络安全和人民财产安全提供法律保障。

引言: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犹如幽灵般横行于网络空间,吞噬着人们的辛苦钱,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近年来,跨境电诈犯罪集团不断翻新诈骗手法,组织架构愈加复杂,犯罪手段更加隐蔽,给司法办案带来巨大挑战。为了有效打击跨境电信诈骗犯罪,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共同制定了《关于办理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文件犹如一把法律利剑,直指跨境电诈犯罪的要害,为依法严惩犯罪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

打击跨境电信诈骗:剑指犯罪集团,严厉打击

近年来,跨境电信诈骗团伙呈现出组织化、集团化趋势,打着“工业园”“开发区”等幌子,实则进行诈骗敛财,这些犯罪集团的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犯罪手段更加隐蔽,给司法办案带来很大难度。《意见》第4条明确规定,对提供犯罪场所、后勤保障、武装庇护、人员管理等方式,管理控制犯罪团伙实施跨境电诈、敲诈勒索等犯罪活动,抽成分红或收取相关费用的组织,只要符合刑法第26条第二款规定的,就应当认定为犯罪集团,依法予以严惩。这一规定,将对跨境电诈犯罪集团形成强力震慑,坚决斩断其犯罪链条,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

破解跨境电诈案件难题:证据收集与犯罪数额认定

跨境电诈案件由于犯罪跨越国界,证据收集和犯罪数额认定面临着诸多困难。《意见》针对这些问题,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 证据收集: 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手段的作用,综合运用账户交易记录、通讯群组聊天记录等证据,结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综合认定犯罪数额。
  • 犯罪数额认定: 针对跨境电诈集团犯罪数额认定难的问题,规定可以根据该犯罪集团从其管理控制的犯罪团伙抽成分红或者收取费用的数额和方式折算。

精准打击,区别对待:宽严相济,罚当其罪

在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案件中,要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区分对待,宽严并用,罚当其罪。《意见》提出“总体从严”和“宽以济严”的总体要求:

  • 总体从严: 从强制措施、起诉裁量、量刑幅度、财产刑适用等方面提出严的要求,对犯罪集团的主要成员、犯罪团伙的骨干人员等,依法予以重罚。
  • 宽以济严: 根据行为人在犯罪集团中的不同地位作用,规定不同的刑事责任,对确有自首、立功等从轻、减轻情节人员,以及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依法从宽处理,体现司法公正和人文关怀。

追赃挽损:贯穿刑事诉讼全过程

在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案件中,积极开展追赃挽损工作,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核心关切,也是“打财断血”、铲除经济基础、从严惩治犯罪的必然要求。《意见》第15条强调,要高度重视追赃挽损工作,全面调查、审查跨境犯罪集团及其成员的财产状况,依法及时查询、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账户资金、房产、车辆、贵金属等涉案财物,将追赃挽损工作贯穿刑事诉讼全过程各环节。

针对当前跨境电诈案件幕后“金主”、其他组织者、领导者逃匿境外问题,《意见》第16条还对适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作出提示性规定,引导办案机关积极适用,依法追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

跨境电信诈骗案件的法律适用

1.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认定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指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手段,跨越国境实施的诈骗犯罪。认定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行为人跨越国境实施诈骗行为:即犯罪分子实施诈骗行为的地点和被害人所在地不在同一国家或地区。
  •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施诈骗:即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手段实施诈骗,如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虚假信息、发送诈骗短信、拨打电话等。
  • 造成被害人财产损失:即犯罪分子通过诈骗行为,使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

2.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管辖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管辖,主要由犯罪行为发生地或犯罪结果发生地法院管辖。具体来说,可以根据以下原则确定:

  • 犯罪行为发生地:即犯罪分子实施诈骗行为的地点。
  • 犯罪结果发生地:即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的地点。

3.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证据收集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证据收集,由于犯罪跨越国境,存在诸多困难。办案机关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采取以下措施:

  • 网络取证:对犯罪分子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的虚假信息、发送的诈骗短信、拨打的电话等进行取证。
  • 账户查询:对犯罪分子在境外使用的银行账户、支付平台账户等进行查询,获取资金流向等证据。
  • 国际司法合作:与有关国家或地区进行司法合作,获取境外相关证据。

4.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追赃挽损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追赃挽损,是维护被害人合法权益的重要环节。办案机关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 冻结犯罪分子资产:对犯罪分子在境外使用的银行账户、支付平台账户等进行冻结。
  • 追缴犯罪所得:对犯罪分子通过诈骗行为获取的非法所得进行追缴。
  • 国际司法合作:与有关国家或地区进行司法合作,追回被骗资金。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常见问题解答

1. 什么是跨境电信网络诈骗?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是指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手段,跨越国境实施的诈骗犯罪。

2.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类型有哪些?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类型包括:

  • 网络刷单诈骗: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要求被害人刷单购物,然后以各种理由拒不返款。
  • 投资理财诈骗:以高收益为诱饵,诱骗被害人进行投资,然后卷款潜逃。
  • 冒充公检法诈骗:假冒公检法人员,以被害人涉嫌犯罪为由,要求被害人转账汇款。
  • 网络贷款诈骗:以低息贷款为诱饵,诱骗被害人借款,然后以各种理由收取高额利息或手续费。

3. 如何防范跨境电信网络诈骗?

防范跨境电信网络诈骗,需要提高警惕,注意以下几点:

  • 不要轻信陌生人:不要轻信陌生人发来的信息、电话或网络链接,特别是涉及到金钱交易的。
  • 不要轻易转账汇款:不要轻易向陌生人账户转账汇款,特别是涉及到高额回报或手续费的。
  • 不要透露个人信息: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卡号、密码等。
  • 及时报警:一旦发现被骗,请立即报警或向有关部门举报。

4.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的法律责任,根据犯罪情节和造成的后果,可能构成诈骗罪、敲诈勒索罪、洗钱罪等犯罪。

5.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管辖权如何确定?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管辖权,由犯罪行为发生地或犯罪结果发生地法院管辖。

6.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追赃挽损如何进行?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追赃挽损,需要通过国际司法合作,与有关国家或地区进行协商,采取措施冻结犯罪分子资产,追缴犯罪所得。

结论: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维护网络安全和人民财产安全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举措。《意见》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对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坚定决心,为依法严惩犯罪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我们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共同维护网络安全,守护人民财产安全。